昨天整理購自韓國的剩餘紀念品,隨手拿了頗為素雅且深具手工質感的壓花紙卡,原計劃在上頭寫些短詩再上傳到網誌。回公司拆開後卻發現,它竟然不是我原先以為的手工紙卡,而是信封,白色的信封,此時我立馬聯想到“白包”,
莫非因不懂韓文之故,我竟遠從韓國買了二大疊白包,此時差點昏倒,原來「啼笑皆非」這句成語是用在這個時候,真是哭笑不得。
爾後冷靜想想,不對!當初去首爾仁寺洞尋找舊書攤時,身旁有個貨真價實的韓國友人陪同,記得她還幫我殺價,心想她絕無可能眼睜睜看我買奠儀用的白包回台灣當紀念品啊!也因此,好學不倦的我,二話不說立刻去查尋相關資料,這才了解,原來因為國情與民族性的不同,白包,在朝鮮民族的認知中,是喜慶用的禮包啊!
韓國是個崇尚太極,重視陰陽調合的國家,君不見他們大剌剌地使用我們道教的太極陰陽圖去做為國旗使用,即所謂的「太極旗」。在他們認為,陽(日)與陰(月)合起來就是“明”,明代表光亮與潔白,所以韓國視白色為“禮色”,傳統服飾中很多以白色為主色或主配色的,也因此人生大事的婚禮禮金與春節壓歲錢,他們都是包“白包”,原來這就是江湖上傳說的所謂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」!